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教网站编辑怎么写文章浏览数:1266次
很多网站编辑都有一个梦想,那就是有朝一日,我一定要写一部长篇小说。然而爱丽丝·门罗从不写长篇,她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唯一只写短篇小说的获奖者。微信公众号“单读”分享了门罗中文版书籍译者李玉瑶、作家路内和文学评论家张定浩的访谈。在他们看来,门罗对于普通写作者有着以下4点启发。 第一,门罗的存在缓解了写作者的“长篇焦虑症”。张定浩说,现在中国的写作者大多想写长篇小说,短篇小说变成了一个工具。一开始他们会在期刊上发一些短篇小说,相对容易发,慢慢有名气以后开始写中篇小说,最后一定要憋一个长篇小说出来。一个年轻的小说家,见面以后会问长篇写了没有,长此以往就变成一种长篇小说的焦虑症。门罗的存在,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焦虑,一个人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做喜欢的事,同样可以做得很出色。 第二,门罗展现了短篇小说的多样性。国内的写作者很多时候是欧·亨利式的,最后靠一个“包袱”来解决整个问题;或者干脆弱化情节,呈现对某一个瞬间的诗意的启示。这样的小说不是不好看,但会逐渐形成一种套路,期刊上的小说千篇一律,看上去都差不多。慢慢的,大家都不太想看短篇小说,也提不起兴趣看,这些小说很多时候只能写给期刊,写给评论。 而门罗的小说就非常“反套路”,她不太注重故事的转折和重要的地方,她的故事也没有明显的开头、高潮、结尾这个顺序。平时我们看很多小说里面的对话,只是为了交待一个情节,或者要交待一个悬念。所有东西都是工具性的,写的每句话都是工具性地要达到一个目的。但对门罗来说,她写的每一个东西都不是为了让这个故事可以进行下去,而是为了呈现全部的生活。 这并不是说,短篇小说就应该按照门罗的方式写。 短篇小说和诗歌一样,最重要的是多样性。如果有一个时刻大家只是照着一个方向写诗,那就是有问题的,一定要有一个新鲜的力量来打破它。 第三,对于写作者而言,心智上的匮乏比生活经验的匮乏更可怕。门罗一直住在加拿大的小镇,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提取素材。很多年轻一代的小说家,觉得我们生活在中国,我们中国一天到晚那么多事情,而加拿大地广人稀,写作太困难了。 张定浩认为,这基本上是一个高度近视者的想法。一个高度近视者看到的世界,跟正常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,比如视力表,他只能看到最大的那个“E”,但这个世界不是只由一个大的“E”组成的世界。比起生活经验上的匮乏,一个写作者自己的心智是否匮乏、感官是否匮乏更加重要。这决定你有没有能力看到一个更清楚、更准确的世界,看到他人内心里面那些心事,尤其看到自己内心的心事。 第四,写作只需要一支笔、一张纸和时间。门罗曾经说过,她之所以写短篇,一个主要原因是全职主妇的家务活太繁杂。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雷蒙德·卡佛也说过类似的话。卡佛的生活比较窘迫,很多小孩缠着他,只有时间写短篇。 其实所有这些局限都会造就作家的独特性,让作家成为独特的那个人。很多文学爱好者经常会有一种迷思,觉得当所有条件具备以后自己就可以开始写作了,给他一间好的书房,有很多书架,他就能坐下来写作了。当他这么想的时候,他一定不会成为一个好的作家。好的作家就是只要给他一支笔、一张纸和时间,他可以坐在任何地方写作。至于时间的问题,其实都是挤出来的,当你心里面想着一个东西再写,每天能利用的写作时间还是很多的。 以上就是三位学者眼中爱丽丝·门罗对于普通写作者的启发,希望能对网站编辑者的写作有所帮助。 上一篇: 网站建设运营|如何经营好一个长线IP
下一篇: 网站建设运营者如何写好一个故事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