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运营如何提高转化率浏览数:515次
“转化率怎么提高”是很多运营经理头疼的问题。因为你粉丝再多,浏览量再高,没有转化率也变不了现。最近,公众号“运营控”发了篇文章,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提高转化率的方法,叫动力阻力分析。意思就是说,你要先分析出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,可能会遇到哪些动力和阻力,然后尽可能增大动力、降低阻力,就能将运营结果最大化。 那动力和阻力具体怎么分析呢?我们拿购买页面的转化率举个例子。假如你是一个毕业一年的运营人员,在无意中打开了一个从没见过的网站,发现里面正在销售一本号称能“有效提升运营能力”的宝典,售价400元,但今天只要99。 这个时候,你的动力有哪些呢?首先就是痛点,你做运营一年很辛苦,但总觉得没什么长进,很迷茫,现在很需要这么一本宝典告诉你该怎么解决这个困境。第二,这本书的定位和你很相符,是写给“毕业一年的运营人员”。如果它是给没经验的大学生的,你肯定就不会买了。第三是冲动,原本400块钱,今天只要99,再加上前面几个因素一起,就能产生一种超过理性判断的动力。 我们再看看阻力。第一是信任感,有信任感你才会相信产品介绍的真实性,可这是一个你从来没见过的网站,你可能会想,会不会是个骗子网站啊?第二,对产品有理解障碍。你发现页面上写着“最新3D阅读互动体验模式”,其实就是说这本书既有干货,案例又很丰富,还内嵌了二维码,用户可以扫描看视频、参与线上讨论。但产品页面上没有解释,你也不明白什么是“3D阅读互动体验”,当然就理解不了它的价值。分析完动力阻力之后,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了。 刚刚说过,改进无非是从两个方面下手,降低阻力和增大动力。先说说怎么降低阻力。首先,你要打消用户的心理防御。就是让用户相信描述是真实的,而且无论出了任何问题,都有售后保障。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,一个方面是建立信任感。比如,把比较成功的买家秀、买家评论贴出来;再比如,你可以主动展示你团队的融资、获奖的情况啊,或者牌照、行业认证等等;再有,你还可以请名人代言。不一定非要是明星,细分行业里比较有名的人物就可以,像创业公司就经常通过请自己的投资人做代言来获取信任。 降低用户防御心理的第二个方面就是解除疑惑。比如,你可以在产品界面上,写上能预想到的用户会产生的所有问题,然后在互动的过程中再持续更新,保证最大程度地解释所有问题。再比如,还可以设立保障制度。有些用户防御心理很强,只通过文字没法打消他们的顾虑,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其他的保障制度来让他们放心。最成功的案例就是支付宝推出的担保支付,用户付了钱之后不会直接打到商家的账户上,而是用户确认收货之后再支付,这样买家就不用担心钱打水漂了。但是,即使这样还是会有些用户不放心,这时候客服弹窗、电话号码就很重要了。如果只是留个邮箱,用户沟通没那么方便,可能很多人就直接放弃了。 那说完了降低阻力,再说说怎么增大用户购买的动力。关键就在于放大痛点和爽点。要达到这个目的,文章里给了两个方法。第一,你的描述一定要有极强的画面感。举个例子,如果用户的痛点是上班经常迟到。你如果只说“上班迟到了很尴尬”,那就不如这么说:“那一刻好像全公司都停了下来,看着你气喘吁吁地穿过七排办公桌”,不用说,听着都尴尬。第二个方法,要从一个坏结果推演出一系列的坏结果,让用户感受到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,后果会特别严重。比如说,你在做一款健康类的APP,要是一直跟大家强调你能在这儿获得多少健康,估计没什么效果,因为没感觉。但是如果你说,你不用,关节就会僵化,僵化之后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骨骼疾病,比如骨质疏松、股骨头坏死、动脉硬化啊等等。当然这是随便举的例子,事实并不是这样。但如果你能有理有据地给出一系列相应的后果,效果一定会很好。 最后总结一下,想要提高转化率,就两步:第一,分析用户遇到的动力和阻力;第二,有针对性地增强动力、减小阻力。这样,就能实现运营效果的最大化。 上一篇: 分享:战略是能力,运营是根本
下一篇: 阿里:如何运营快速消费品行业
|